永遠不要回應負能量 | 新黃河AI晚讀
社會學中有一個“泡菜效應”,指的是不同種類蔬菜,泡在同一個缸里腌制,時間久了就都會浸染同樣的味道。
人與人之間,也是如此。
一個人的命運,和他身邊的人,往往有著直接的關(guān)聯(lián)。
暴躁的人,會讓你變得易怒,消極的人,會讓你變得頹廢。
渾身負面磁場的人,會像水蛭一樣,吸走你的能量,磨去你的意志。
王爾德曾說:為了自己,我必須饒恕一些事,因為一個人不能夜夜起身,在靈魂的園子里栽種荊棘。
遇到負能量的人,及時抽身,無視挑釁,沉默以對,就是最明智的做法。
心理學中有一個專業(yè)名詞叫“過度共情”:當一個人過多地承載他人的心理痛苦,一味地去同情他人,就容易給自己帶來傷害。
這類人最容易得心理疾病,他們就像一個情緒垃圾桶,源源不斷地吸收旁人的負能量。
要知道,別人有什么樣的情緒,是他的自由,我們難以左右。
但不困在別人的負能量里,不為別人的負能量買單,卻是我們可以自主選擇的。
人生最大的內(nèi)耗,就是背負別人的負能量。
在你關(guān)心別人的同時,千萬別忘了保護好自己。
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:身邊有一個負能量的朋友,是怎么樣的一種體驗?
有個高贊回答說:痛苦,這是我最深刻的感受。我感覺那個負能量的朋友,就是我生活中最大的負能量來源。
植物都喜歡向陽而生。
人也一樣,作為一個成年人,要學會主動篩選關(guān)系。
和能為你充電的人在一起,你才能得到源源不斷的滋養(yǎng)。